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AI 让广告即将进化到一人千面
广告作为互联网生态最主要的商业模式,是当前AI技术应用的主战场。搜索-推荐-广告作为互联网生态的核心技术栈,为AI提供了大量的数据、高度发达的模型训练平台,以及可落地的业务场景。
如果说,普通广告是“千人一面”,互联网广告是“千人千面”;那么AI时代可能会迎来可以真正为每个用户定制的实时生成广告,做到“一人千面”。
AI将创造新的超级入口
AI将让手机可以真正成为“随身智能助手”。 自然语音交互——这一最符合人类直觉的交互方式,将重新崛起为最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只需简单一句"帮我点份外卖,和上周一样",便能轻松完成过去需要多步操作的任务。
AI将代理原来的入口。再来看一下我们模拟的“点午餐外卖”这个案例。拆细一点流程会是这样:
“给我点个外卖”
外卖APP通过API竞价,取得服务执行权(用户没装APP)
外卖APP通过后台API,提供商家-菜谱-价格列表给智能助手
智能助手选择午餐
智能助手调起支付App付费
外卖APP通知骑手-饭店送餐
各家APP都在AI带来的新一轮“入口争夺战”中生怕掉队。实际落地中,上面的点餐案例中,每个APP并不会主动把各种APP内的数据都交给硬件厂商的AI助手,这里将有一轮新的博弈。
广告形态的重塑
AI将会对广告形态进行彻底重塑。
面子:新的用户交互方式将带来新广告形态、新的广告位。但因为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所以各家的尝试还比较保守
里子:基于AI的能力做上下文、多模态内容的理解与生成,提升广告引擎的推荐准确性:这已经是业界共识。更远一些,AI的能力可以实时生成内容和广告,这将彻底改变广告技术的底层逻辑。
先讲面子:新广告形态。相较传统的搜索引擎,AI搜索/对话带来的搜索结果列表更短(用户无需翻多页)、结果更精准,因此无疑会带来更少的库存与更高的变现效率,但从形态上看仍未脱出搜索竞价排名的底层逻辑。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社交与娱乐场景,AI的实时生成能力将会带来无限可能。
值得一提的赛道则是音频,特别是人在没办法腾出手操作手机的时候:比如驾车。在总乘用车保有量3亿+、新能源车2500w+的前提下,在车载场景中的音频广告可能会伴随AI技术的应用被大规模推广。主播音色生成、语气感情模拟、多人对话生成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基于上下文理解(主要是音频内容、播客、导航)生成广告能力虽然仍需提升,但短期内可能依靠模板来实现批量化广告素材的制作。这一机会可能会给音频平台未来带来新的增长点。整体来看,生成式AI会创造出新的广告位与玩法,而这样的改变,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广告同质化-标题党-低质量的问题,通过好看、好玩、好互动的新形态,在保持和提高eCPM的同时,给予广告主和代理商更多的创意空间。
广告素材:效率提升与回归创意
生成式AI给广告素材制作带来的变革是最直接的。从文案构思、图片设计到视频制作,AI已经参与到了素材制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大规模、批量化的素材制作任务中,生成式AI带来的提效更加显著。尤其在文案方面,随着DeepSeek的开源,代理商更可以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地批量生产。在图片和视频素材方面,目前生成式AI还不能独当一面,比较多的是在“打下手”。但我们看到,随着去年年末AI视频生成能力的爆发,AI视频素材的成熟也指日可待。对代理商与从业者来说,未来的广告创意素材制作将会走向两个方向:
方向一,跑量提效。针对以效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跑量素材,生成式AI将在现阶段“提效”的基础能力之上,逐步全面替代人工,甚至实现基于用户的实时素材生成。
方向二,回归创意。针对品牌展示类的精品素材,创意需要有经验的创意人员来实现。
整体来看,在广告素材领域,大量的基础化、重复化的工作将会被生成式AI取代,相关从业者未来将“回归创意”。
广告引擎:AI早已深度参与
AI对广告的影响还有一个是大多数用户看不到的地方:广告引擎内部。广告引擎的核心是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0.5s)完成非常大量的广告素材与用户的匹配。如果某个APP的用户级别是10亿,那么在这短短0.5s的时间里,广告引擎
就需要完成1016的预估计算并排序,这是极其巨大的计算量。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广告系统通常设计成“召回-粗排-精排”三段式结构来实现。
“生成式召回”
是AI在广告引擎中最直接的应用。简单来讲,“生成式召回”是使用大语言模型来根据用户的搜索记录、浏览记录、上下文、图片内容等信息来生成一段描述,之后以这段描述为基础来检索相关的广告素材。当然,具体技术实现和优化有不同的方式。
“AI数据增强”。
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AI的地方变得越来越多:数据清洗、数据查错、数据修正、特殊数据格式解析(如PDF, Excel等)、自动打标、文本扩写-缩写、图像信息提取、视频信息提取等。这里面很多的工作已经可以通过传统AI来完成。
“多模态理解”。
一般的广告引擎其实看不见用户看到的图片和视频,它而只能通过几个模糊的标签来猜测……就像一个摸象的盲人。新近出现的“图片/视频理解”的能力其实是让广告引擎“睁开眼睛”:广告引擎可以真正看到、并理解用户看过的内容。
展望未来:实时生成广告?
生成式AI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实时生成广告。
也就是说,在用户刷向下一条内容/广告的500ms里,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历史来实时生成广告素材。也就是说AI广告可以实现“一人千面”。每个素材都是为了每个用户一对一生成的。当然,实时生成广告从实际操作上还有各种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实时生成广告”目前还停留在理论讨论。在未来,“实时生成广告”很可能会和现在的广告(可以叫“素材预生成广告”)平行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实时生成广告”上线,整个行业:从行业售卖,到代理生态、再到平台算法都将要彻底重新设计。(转载有删减)
文章来源:腾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