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匿到共情──广播的新变化新价值

  在全媒体时代时空关系上,广播是时间的“全时序传播”、空间上的“伴随收听”,人类的生活场景与广播的声音传播不断融合互嵌,广播的空间传播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广播从“广而播之”和“交往的播客”两种传受层次,通过声音构建“想象的在场”广播开放平台,将人们连接在一起,通过声音构建了消费生态的“共情声景”和凝聚价值的共同体。

  一、新广播的“时”与“空”之变

  (一)时序格局:从“你讲—我听”到“我听 -你讲”广播传播的特定时序关系被颠覆,在时间上,广播传统的线性传受关系和传播意义被解构,进入了“我听—你讲”的非线性传播的“强选择”阶段,受众收听的时空选择权得到了更为能动的强化。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广播的声音信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无线电频段,而是穿透了不同空间的不同时序的数字平台,广播与人的关系从时间的强制性同步“线性传播”变成了可供性“非线性传播”。

  (二)空间关系:从“隔空投递”到“伴随收听”随着用户驾驶、健身等各种生活场景的日益丰富,以视觉为中心的视频类媒体传播时空被不断挤压,与此同时以声音为中心打造的各类听觉媒体的平台化、智能化产品却在不断推陈出新。广播成为更具贴近性、服务化更强的“伴随收听”。多元化的“伴随式传播”再次重构了广播场景化传播的时空意义,尤其在一些视频类媒体难以触达或视觉不便接受的场景下,广播作为专注于听觉感知的媒体特性和优势则更加凸显,直击心灵的声音所产生的独有而强大的传播注意力极大地给受者赋能,为其提供了更色彩斑斓、空间场景更广阔的想象力建构。随着广播的平台化、智能化、全媒化,“你讲我也讲,我听你也听”等以声音为主线,更加立体、丰富的广播生态进一步被广泛应用,广播的空间传播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

  二、新广播的“传”与“受”之变

  (一)众声喧哗:从“播而广之”到“广而播之”

  尽管就传播内涵而言,广播作为传播工具的大众传播行为没有改变,但“传”的主体和载体却不断在扩展变化,既有传统的专业“主播”在主流媒体“播而广之”,也有大量的非专业“播主”或 AI 主播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进行各种类型的“广而播之”。作为一种声音媒介,广播的“灵韵”是通过声音的韵律、音调、语气去传递语义的情感,以实现听者更深层次的共鸣,是一种“通情之音”。声音不仅仅是由简单的文字和语法构成的语义,它本身就是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相互沟通融合为一的介质。广播作为一种传达声音和情感的媒介,更能够通过声音传递“情感的涌动”的力量,形成大众传播上“放送的波动”。这种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使广播成为相比于视觉更独特的媒介形式,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哲学和审美中。

  声如其人:从互动“主播”到交往“播客”

  从最初的单一“RADIO”收音,到“AUDIO”听众,再到如今的“USER”用户,听众逐渐从被“播主”传受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能动的“交往播客”。全媒体时代的广播更具“对话”性和“主体间性”,是对“独白式”单向传播的超越。广播变得更像一个真正具有互文性的社交平台,是一个可以与受众直接互动和平等沟通的“播客”,传播权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扁平化的散布”。

  声临其境 :从“隐匿的想象者”到“在场的共情者”

  “永远在线”的广播通过声音传播议程化叙事,触发每个个体的历时性情感,引发每个个体隐匿在内心深处的想象,投射每个个体在场的共时性“声景”。与视频类视觉媒介传播的区别在于,广播投射所形成的声音场景看似是“非实用”的“无形”,但视觉场景过于有形逼真的“实在性”很多时候限制了个体丰富的同场共情,导致了被投射群体内心隐匿的想象“不在场”,而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得意忘形”以及“大音希声”,充分阐释了只有声音的传播才能真正激发听众“想象的在场”。声音的抽象性和非实用性使它成为一个更加自由的媒介。想象赋予物以意义,声景让我们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让“生活世界”得以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敞亮”和“去蔽”。

  新广播的“理”与“情”

  (一)广播的“诗性”与生活的“无常”

  广播的“广播”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表达文化、情感和思想的媒介,是对人“异乡的召唤”。这种情感的召唤可以唤起听众共鸣,产生对自我的本体性认识欲望。人们通过广播作品聆听那些不在场的声音和情感,唤起情感,然后将它们想象出来,形成共通的感性审美观照和移情冲动。

  (二)作为消费生态的“共情声景”

  “共情”是广播吸引听众的重要生命线,其实质是使听众成为声音景观下受感性驱动的欲望消费者。这种交互的“消费生态”与广播的“广”播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共情的声景”。广播专注声音传播,营造出更具渗透沉浸的感官感受,使听众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声音的特质使其具有强制性,它不仅唤起听众对共鸣的欲望,而且有不可替代性。正如人们常说的,“声音不能不听”,这种不可替代性赋予了声音传播独特的影响力。全媒体时代,广播寻求以人为本的以情感人,在这个“感人”的过程中,听众成为声音景观下受感性驱动的欲望消费者,形成一种同声共情的“声景生态”。

  言为心声:作为凝聚价值的“声音共同体”

  广播成为凝聚社会价值的最便捷渠道和最有效平台,满足了更多营造环境、形塑文化、应急管理甚至管理日常、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复杂需求,同时更多地成为人机共生、人地同构的价值共同体。广播的发展从社会公共空间逐渐走向了人内心的空间场域。声音传播具有突破视觉文化的能力,它可以在瞬间穿透人的情感屏障触发共鸣,唤起人的认同和共情。在全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需要情感的共鸣和认同,声音的“广播”因其直观而深刻的情感力量,成为实现这种共鸣的重要途径。广播在全媒体时代走向了“彻底的时空融合”,冲破了人与人的隔阂,形成了价值的共鸣和共通,形成了人和广播与社会文化的同频共振。

  结语

  媒介市场生存下的“去广播化”趋势,不仅是对全媒体时代声音媒介的认知错位,在某种程度更是被人为异化和弱化的。在视觉文化过度泛滥的当下,声音的静观变得难能可贵。回归声音的本来,给“广播”一个深度创新复活的机会,就是给受众内心一个“声情并茂”的可能性机会,也是给自己重塑一个时空广袤的可供性媒体市场机遇。(转载有删减)

  文章来源:现代视听     作者:颜春龙  高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