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可从这五个路径发挥好车载收听优势
车载收听人群是广播电台的收听主力军,对广播节目整体收听率的提升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的巨大改变,广播电台如何最大化发挥车载收听优势吸引受众,已成为广播人直面的新课题。
广播电台发挥车载收听优势的必要性
(一)车载收听人群持续增长
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数量飞速增长,人们处在驾乘场景的时间也有所增多,车载收听的巨大潜在市场为广播内容及其衍生品提供了众多潜在的消费场景,例如一些声音媒体针对车载收听人群开通“网上商城”服务,提供汽车保养、置换、年检和年审等相关商品和服务。
(二)车载收听是广播的先天优势
从收音机、车载广播到智能车机,收听广播节目的工具越来越智能化,所以可随时收听、视觉干扰低的广播也被称为“伴侣媒介”。正是由于这一先天优势,使得广播在媒体演变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广播电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最大化发挥“车载收听”“伴随式”和“独占驾乘场景”等优势,扬长避短,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不断吸收其他媒体的长处,从而保持核心竞争力。
(三)受众市场细分的需要
如今,随着广播的发展以及受众兴趣爱好的广泛化,受众市场分得越来越精细,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只有对受众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细分,才能更加了解车载收听人群的特质,有针对性地“投其所好”,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广播电台最擅长或最具特色的领域,甚至让广告的播出时段、频次都能精准地符合听众的接收习惯和兴趣爱好,从而保障广播节目的最终整体收听率,提升广播电台的竞争力。
广播发挥车载收听优势的可行举措
(一)破而后立,创新广播节目制作模式
广播节目要重视研究听众的需求及其收听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广播的车载收听优势,需积极革新传统的节目制作模式,从行车环境、车内人员所思所想所感等角度来衡量与决定所设置广播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或流畅动感,或实用及时,或权威有思想。
(二)突出服务性,增强信息价值
广播节目除了要满足听众的信息、休闲娱乐等需求外,还要增加个性化服务等额外的“附加值”,从而提升广播节目的整体价值。对于车载收听人群来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更青睐于时效性强、密度高和容量大的广播节目,希望获得一些信息的即时性传播服务,比如路况信息、气象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和道路建设信息等内容。当听众从广播节目中获得了有价值的信息,就会养成定时收听的习惯,进而成为频率的忠实收听群体。
(三)节目内容“短平快”
车载收听人群在收听广播时带有随机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广播节目在设置时要考虑到车载收听人群可能难以完整收听一档节目,这就要求节目要做到短、平、快,要尽量确保每个时间点播出的节目都“方便听”,做到精品声音一播出就能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
(四)增强互动性,开设更多交流渠道
新媒体时代的听众,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正在增强,听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能为广播节目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或新闻线索。因此,针对车载收听人群,广播节目要增加一些便于听众参与互动交流的渠道,让受众通过新媒体平台留言和直播交流等方式让听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和服务性,有利于维系听众与广播电台之间的良好关系。
(五)加强专业人才建设
广播电台要整合内外部资源,不断推进专业新闻人才队伍的建设,这也是广播电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面对车载收听人群的新特点,广播从业者要保持敏锐的目光、精准的研判,第一时间把握受众的心理,迅速制定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