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4与传媒:中国传媒沙龙第1期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5日,中国传媒沙龙第1期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和传媒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主办。本期传媒沙龙以“GPT4与传媒”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ChatGPT出圈的原因、人工智能新技术给传媒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传媒业如何应对及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以期为我国传媒行业在新时代技术变革背景下,寻找更好发展方向与更新发展出路。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出席并致辞。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5G融媒体事业部副主任蔡津津,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茜,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远,百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全文四位嘉宾发表主题演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汪文斌,人民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胜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何晶,新京报编委、评论部主编于德清,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腾讯新闻旗下智库栏目《时间会客厅》主编井婷婷等嘉宾进行了主题交流。本期沙龙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主持、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做会议总结。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在致辞中指出,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媒业和传媒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GPT技术将给传媒业的业务流程、组织方式、生态结构带来什么变化,如何利用这一传媒业的“第二大脑”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交流,增进共识,解决方案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务实主义的学术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中国传媒沙龙愿聚集传媒学界和业界人士,引领新媒体变革的时代潮流,努力开创人类社会更加智慧、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传媒业必须顺势而为,借力发展拥抱现代科技。传媒行业需要利用技术深度学习、生成作品、研究用户和进行多维传播,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智能化、个性化的ChatGPT正在不断升级,国内外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深耕和探索。但他认为这类模型现在仍在起步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从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适用范围、防范安全风险和强化伦理建设四个方面努力。他希望传媒界和科技界的专家共同联手、融合发展,给传媒科技融合发展贡献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传媒界的力量。

  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5G融媒体事业部副主任蔡津津以《AGI与AIGC时代的来临对全媒传播体系带来的挑战及对策建议》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她认为,在万物皆媒的数字化时代,通用人工智能成为媒介权力核心,数据成为媒体生产关键生产要素。而OpenAI的GPT4和ChatGPT为内容生产、传播格局、舆论构成和传媒生态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的同时,也为新闻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流新媒体平台终端建设、媒体综合实力竞争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带来挑战。蔡津津提出ChatGPT可能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话语权转移、价值渗透以及超级中心化的问题和风险。她建议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来开展建设,为下一代互联网智能经济发展提供土壤。

  刘茜副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团队做了题为《AIGC时代的社交机器人》的主旨演讲。她从互联网媒体的演变出发,指出媒体系统已是“人与机器”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并给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下,以ChatGPT为主的AIGC(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不仅补全了社交机器人的多种能力,提高了社交机器人的识别门槛,也大大降低了它的运营成本。她提到,人机耦合的浪潮将加速到来,这启发我们关注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变化,也让我们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为各个领域带来革新的可能。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远教授以《GPT:技术革命与风险》为题进行主旨演讲。她首先阐释了目前GPT大模型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有监督微调+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实现大语言模型与人类意图对齐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她指出GPT大模型拥有了情景学习(in-context learning)和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的能力,说明了GPT的技术特点和种种技术壁垒。她呈现了GPT生态从文字处理、图片和视频处理再到第三方插件的最新进展,这不仅引发了她对未来AI产业链的展望,也让她思考GPT的发展可能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百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全文围绕“文心一言”产品进行主旨发言,展现了百度最新发布的大模型技术产品及其合作案例。他指出百度公司将自己定位为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并对大语言模型有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他现场展示了“文心一言”产品在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多模态生成等方面的表现,生动呈现了“文心一言”作为新一代大语言模型在知识增强、检索增强和对话增强方面的能力。随后,他介绍了百度的人工智能全栈布局,以及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希望大家能够参与到“文心一言”的使用与反馈中,通过广大用户的合力作用共同打造本土化的大语言模型。

  在主题交流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汪文斌感谢了中国传媒沙龙给予各行各业人士讨论和思考GPT的机会,希望各界共同努力,持续关注和学习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为数字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人民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唐胜宏认为ChatGPT摆脱了“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的模式,满足了人类信息和情感层面的需求。对于传媒业而言,它打造跨模态的媒介形态,不断生成新的终端和入口,助推传媒行业去中心化和专业化。她认为要以国家为主导进行基础大模型建设,为数据采集、公共服务和国际传播提供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何晶教授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她对于“新技术如何影响舆论生态”这一议题的思考。她认为随着大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入舆论场和“一对一”人机交互程度的加深,用户更容易以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作为表达依据。一方面她指出这对传媒业发挥事实告知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她提出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期待。她提到,未来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技术、操作和理论的营养摄入,更要提高他们的批判能力和引导能力,让传媒人在情感温度、价值引领和意义赋能上发挥作用。

  新京报编委、评论部主编于德清从传媒行业一线出发,分享自己的感受。由于人工智能在生成图片、视频等的优秀表现,他认为生成式AI进入传媒领域甚至被滥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从监管层面进一步明确边界;其次,生成式AI完全有能力代替传媒机构的程式化生产。但他同时指出,生成式AI无法满足新闻稿和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事实核查,也无法创造观点和知识,这些是记者、评论员无法被代替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教授,从“具身”的角度出发,首先指出“AIGC”目前面对的不是物质世界,而是语料库,因而还不能完成复杂程度高、独创性强的突发内容。而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可能会成为AI系统中的素材采集员,人变为智能系统中的组成部分,“肉身苦弱,机械飞升”或许是趋势之一。第二,他考虑到“AIGC”的版权问题,对它的思考也许会影响目前以人为中心的法权体系,“新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的启发不仅仅是我们能用它做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对待一个新的世界”。

  腾讯新闻旗下智库栏目《时间会客厅》主编井婷婷作为一线工作者,分享了她对GPT的使用感受。她认为技术在短期内带来的高效背后是信息和资源的分配不均,传媒工作者应当预见技术鸿沟填平后的未来,并提前思考和锻炼自己新的核心能力。

  在总结发言中,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作为中国传媒沙龙的策划人和主办方之一,向大家说明了传媒沙龙“三年孕育,今朝诞生”的策划过程、“对接年会,深入两界”的论坛定位,以及“新锐前沿、打造品牌”的发展构想。他对与会的嘉宾表示感谢,并由衷地希望中国传媒沙龙能够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参与中成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为学术和应用领域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本期沙龙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教授表示,中国传媒沙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和传媒杂志社共同发起并主办,旨在打造智库型政产学研交流平台,推动传媒行业和学术研究协同发展,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本期沙龙的成功举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期待更多的政产学研同仁加入,将中国传媒沙龙办成一个思想交流和传媒发展的公共研讨型智库平台。

  文章来源:《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