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的新媒体新应用与全球新闻传播生态的重塑

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数字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在各行业、各领域引发深度的变革,带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以数字技术为基干,以比特为单位,以计算机为终端,以互联网为纽带,消解了横亘于传统新闻传播结构中横向、纵向的信息、身份、机制、技术壁垒,实现了全球互通互联,全民广泛参与,全媒跨界融合。信息社会的媒介生态不仅在根本上重构了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尺度、行为逻辑与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数字媒体和网络传播成为人类生存、进步、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信息社会的技术架构中,互联网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促成了“节点-中心”“节点-节点”之间的联结。历史地看,互联网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固定化”“物质化”为特征,终端往往是一个个固定且无法移动的台式设备,且需依靠光纤、电缆等载体才能接入网络;第二个阶段以“移动化”“便携化”为特征,WIFI、3G、4G等移动网络出现,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成终端节点;第三个阶段则以“物联化”“智能化”为特色,移动网络的容量和速度大幅提升,“万物互联、万物皆媒”日趋成为现实。

 

目前,人类传播正处于由“互联网”转向“物联网”的过渡阶段,而近年来5G技术的日渐成熟与普及无疑会大大加速这一转变。率先在5G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是中国华为公司,打破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技术、标准上的“垄断”,加之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建设,这些事实都表明,无论在“硬件”的技术层面,抑或“软件”的制度层面,中国都在从互联网的“跟随者”,日趋成为互联网的“引领者”。那么,在5G的技术语境之下,新闻传播活动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会产生哪些变化,又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管理机制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从以上这些问题切入,深入探究5G技术下新闻传播的演进趋势、发展变局和风险挑战,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导引和镜鉴。

 

5G时代“四全媒体”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所谓5G,即“第五代移动网络与通信技术”(The 5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其为4G、3G和2G移动网络的次世代延伸,也是目前最新一代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在技术上,5G具有高速率、高容量、低延迟、强兼容、低成本等特色和优势,是建构“高速高容、万物互联”最基础的互联技术。2019年11月1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正式宣告了5G商业化、普及化时代的到来。

事实表明,互联网的发展是信息时代新闻传播活动变革的重要机遇。2G技术催生了门户网站、聊天室(BBS)、即时通讯(QQ)等新媒体,并初步实现了以数字化技术为中心的多媒融合,但这种方式是单向且精英化的,硬件门槛导致并非所有人都可拥有终端,网络亦受物理场景、传输速度等因素的制约,应用广度、深度均较有限。3G和4G技术则催生了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为代表的平台媒体,其进一步扩大了用户群体,并赋予其生产内容的主体权力,“双向建构、移动互联”成为常态,然而,这一时期的网络技术虽有进步,却仍无法实现大数据传输、深度媒介融合等要求,也直接限制了4K高清视频、虚拟/增强现实(VR/AR)、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场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闻传播内容与形式的转型升级。5G技术的成熟则为解决如上各类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对“全媒体”加以概念阐发,明确其由“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四个维度所组成,为5G时代的新闻传播和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从“片段描摹”到“全程复刻”,是谓“全程化”。“全程化”关切的是传播的“传者”(Who)和“内容”(Says What),体现的是新闻从业者试图跨越时空离距,超越媒介表征能力局限,以完备刻画事件“真实”“全程”的愿景诉求。长期以来,囿于技术、资本、人力等的限制,媒介转述的往往是抽象、片段、粗糙的“部分现实”,即对“全过程”的概括、剪辑,对于事件发展的全程与全貌并不能做到“原画复刻”。

对全球新闻传播而言,因其跨国、超域、远距的特性,全程报道自然更加困难,而受众却始终渴求报道的“愈全愈好”“愈真愈好”,但这一供需矛盾长期存在。步入全媒体时代,人们在全程报道上不断发力,日益接近复现事件、再现真实的目标。迄今国际传媒界的许多做法,如“融媒体报道”“视频转向”等也都体现了“全程”的理念。前者将多种媒介手段叠加融合,超越单一形式报道国际事件全程的不足,大幅增加报道“信息量”;后者的“视频、直播媒介”表征能力优异,更契合现实世界之运动样貌,技术花费成熟可控,成为社交平台迎合受众感知需求之首选。可以预期,5G技术将为“全程媒体”立体化、全景化地再现重大新闻事件和现场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从“各自为战”到“全息融合”,是谓“全息化”。“全息化”关切的是传播媒介(In Which Channel),当下则是指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出现的整体性的、不可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趋势,信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媒介样类空前拓宽,各式媒介趋于融合,这也充分映证了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等人关于媒体融合的预言,即媒介间差异被数字弥合,不同媒介均在信息数字技术的统合下汇聚、交融。

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全息融合”也是当今学界、业界的主导共识,其4K(超高清分辨率)和5G互联网传输等核心技术为基干,人工智能(AI)、虚拟/增强现实(VR/AR)、算法等衍生技术为枝叶,构架了“全球+全息”的媒介环境,且深度渗透进全球新闻传播生产(机器人新闻)、交换(全球互联互通)、分配(智能推送)、消费(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数字化生存”)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一体化、集成化、立体化、平台化、智能化”运作,“多媒融合”“万物皆媒”的“全息媒体”正在成为现实。

从“传者主导”到“全员参与”,是谓“全员化”。“全员化”关切的是传播的“传者”(Who)和“受众”(To Whom),即是将宏观至国家、中观至社会、微观至个人的各类主体更全面、深入地纳入新闻传播活动中,使之为更多的人(亦即“全员”)参与、共享。对于全球新闻传播而言,5G技术的普及将改变“西强东弱”的固有格局,一方面破除了美英主流媒体的“双头”垄断和专业人员才可从事新闻传播的固有藩篱,允许多元主体和个人以自媒体的形式加入其中,每个人都能是全球新闻传播的潜在“发起人”和“参与者”,形成国际传播的“众包”生产机制。往昔因“数字鸿沟”或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原因而沦为“他者”“失语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被纳入全球传播体系,使“全员参与”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的常态。近期在互联网上大热的李子柒就是一例。我们可以预期,5G技术将为更多的李子柒“赋能”,让他们在全球新闻传播的大舞台上一展风采。

从“动机为上”到“全效兼顾”,是谓“全效化”。“全效化”关切的是传播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 ,其是传播的目的,也是衡量传播意义与有效性的关键。辩证地看,传播行为由动机、效果两方面组成,只有动机、不论效果,光说不灵;仅讲效果、缺少动机,言之无物。具体来讲“全效”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全功能”,即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持续深化,媒体日益成为一种“平台”,将各类功能整合一体,并于一身,不再局限于纯粹地信息生产、传布与告知,而是可提供生活、娱乐等多样服务,更好地满足受众和用户的需求;二是“全效果”,即借力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为深入地分析受众偏好和用户使用习惯,寻求传播效果的“全面化”“最大化”。由此可见,5G技术也将为打造“全效媒体”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5G时代全球新闻传播的新媒体和新应用


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催生新的媒介形式,从而改变人类社会的样貌结构和发展路径。远如书籍、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近如2G时代的门户网站、BBS和QQ,3G、4G时代的微博、微信、脸书和推特,都是“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典型例证。同样道理,5G时代也会有一批新媒介和新应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全球新闻传播新的增长点。

(1)高清视频
研究显示,人脑优先处理的信息中有70%是图片、影像等视觉信息,且因其相对接近现实世界的原本样貌,表达方式也更为直观,并能同时刺激人的感官,由此成为长期以来人们表征世界和传输信息最为直接、生动的媒介方式。大众传播时代的电影、电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直播、短视频,以及近期新闻传播业界广泛发生的“视频转向”,其媒介特质层面的根源皆在于此。

然而,技术层面看,视频媒介这一内容形式,在计算机、互联网上所占用的“信息比特”(BYTE),比同等条件下文字、图片、音频等媒介形式要大得多;另一方面,受众也总是希望视频能够更为清晰、更为全面,而视频若要提升其清晰度与分辨率,其占用的信息容量又会出现显著增长,从而对网络传输的速度、容量构成了巨大压力。在目前有线网络或WIFI的技术条件下,信息传输的效率较为良好,尚能承受广泛传输视频的要求;但对现有的移动网络来说,视频内容仍然是一种“奢侈品”。一方面,即使4G速度已比2G、3G有了明显提升,但在下载大容量视频(包括高清视频、长视频等)方面仍显不足,同时,4G的电信资费也远无法满足大规模下载视频的要求,因此,人们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短视频”等相对“限制化”的视频表现形式,诚然,“短视频”的大火跟其碎片化、不占用受众过多时间等亦有关联。但必须承认的是,信息传输效率的低下,流量资费的高昂,也是促成短视频成为当今传播主流的重要原因。

5G技术解决了困扰视频媒介多年的“容量”“通道”间的互斥问题。5G的主要特色便在于其超大通道容量和以GB为单位的高传输速度,其实际用户体验速率能达到100Mbit/s,这在以往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是目前的有线宽带,也很难达到这样的体验速度,更不用说5G还具有超移动性和广域覆盖的特点。因此,在这一技术条件下,即使是像4K、2K、1080P这样的高清视频内容,传输也仅需几秒钟,加之其所具有的移动性可有效打通纵向通道,依托终端将大规模受众纳入网络,因此,高清的直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形式也将因此前所未有地深入到受众群体中,从传播的“奢侈品”变成“泛在”的“日用品”。在此影响下,媒介表征世界和传输信息的速度、效率、质量更为提高,人们离复现“真实”又更进了一步。

(2)沉浸媒体
    “沉浸媒体”(Immersive Media),主要是指VR/AR及后续诸如MR/XR等媒介形式,其技术特色在于通过建构或叠加“数字环境”,并将受众感官行为与数字环境活动建立有机互动,由此营造一种“恍若在场”的“沉浸感”。其一方面可以全景、全息的方式囊括更全面、完备的场景信息,同时,亦可将传者、受众、故事间的障壁打破,受众可直接“具身”(embodiment)叙事中进行“第一人称体验”,受众从此成为主动的“体验者”,而非被动的“观察者”。宏观地看,浸入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改变是革命性的,其不仅在互联网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高扬了受众的主体性、能动性,更将“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发展到了极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类了解、感知、体验万事万物的“终极媒介”。

当然,作为一种新技术,浸入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移动网络更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一点在VR媒介的应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目前,VR媒介的主要内容形式是“VR纪录片”(亦称“360度全景视频”),并需要受众借助一定的移动设备(如手机、可穿戴设备)才可体验。然而,在同等条件下,VR视频所占用的信息比特比一般视频还要多,若是相对高清的VR视频,其大小更是动辄数G,在4G网络现有的带宽与速度下,这种体验根本是无法常态化、大众化和商业化的,这就导致了,VR媒介只能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媒介方式而存在,仅具有尝试、讨论的意义,而无任何实际应用之价值。

5G时代的到来为“VR/AR+新闻”在实践层面的落地提供了先决条件。其高时速、低延时的特点不仅解决了VR视频的传输需求,更因其通道问题的解决,一定意义上提高了视频的清晰度与流畅度,保障了VR/AR高质量的沉浸体验。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当5G商用机制正式成熟后,“VR/AR+新闻”将逐步从媒体的“试验产品”成为“日常产品”,借由“VR/AR+新闻”,受众将更为贴近新闻的发生现场,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为立体、全面、生动的场景信息,且能在场景中主动选择、恣意遨游,并且与身处不同社会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人物建立“共情”关系,促进沟通理解。在深度报道、突发事件、体育娱乐等新闻的报道中,VR/AR场景化、情感化的特质将进一步体现,5G时代的“沉浸传播”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3)智能媒体
“智能媒体”,主要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兴媒体形式,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细分领域,而这些技术也广泛渗透进新闻传播生产、分发、消费等诸环节,助力了诸如“传感器新闻”“机器人新闻”“算法推荐”等实践的落地,并使新闻传播生产逐步从“人工化”转向“智能化”,分配逐步从“定向化”(targeting)转向“定制化”(tailoring),由此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整体样貌。

但是,移动网络技术的落后,却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本质上看,智能媒体所秉持的逻辑是,依托搜集而来的各类“大数据”,通过特定机器算法分析其内在规律,由此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分配与定制。然而,目前我们应用的各类所谓“大数据”,其很大程度上都是“历史的”抑或“线上的”数据,真正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海量动态信息,则囿于移动网络的落后,无法借力传感器将其全面、准确、即时地传回终端,进而实现广泛意义上的“物”与“网”之间的有机无缝连接。因此,这就导致目前智能媒体分析所基于的大数据始终是处于一种被“阉割”和“裁剪”的状态,更为遗憾的是,其缺失的恰恰是最为重要的物质世界的信息,因此,目前的智能媒体,无论从其智能化的程度还是定制化的深度来衡量,还离真正意义上的“智媒”有不小的差距。

而5G的发展,真正意义上为“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打开了通道。在5G高速、高容的技术支持下,每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物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收集端和输出端,可能被连入网络进而“媒体化”“互联化”:智能化的AI传感器可代替人们将无处不在的媒体化物体所具备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发布,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将进一步被重新定义,人们将依托互联网实时更新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不再一味地受媒体代理机构的影响,而是主动接受信息、过滤消息;AI传感器还会深度的搜集个人身体层面(如心跳等)的数据,并结合场景,进行更为深度化、个性化、场景化的定制推送;人们也可以将AI与AR相结合,将多维信息叠加到现实物质之上,显著扩增物质的背景与语境,由此掌握为现实世界赋予意义的权力。

5G时代全球新闻传播的新风险与新挑战


媒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为新闻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同时带来了问题和困境。历史地看,每次媒介技术的迭代发展,都带来了新闻传播结构、业态、模式的整体转向,也同样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5G时代的到来也不例外,其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本位
5G的技术条件下,视频、影像媒介将进一步获得解放,逐步成为人们获知信息的主要渠道。当然,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参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曾提出的“传播偏向观”,“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并无孔不入地影响其创造出来的文明,一种新媒介的长处,或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以这一论点来看,视觉本位的逻辑及其可能引发的偏向、隐忧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一种过分偏向视觉的逻辑往往是短暂的、表象的、娱乐的,这种偏向也许将引导人们只习惯于关注事物的表面,而不看重甚至忽视事物的内涵和本质,并注重娱乐、快感、冲击等诸多要素,电视时代“娱乐至死”的讨论将再次成为焦点。同时,伊尼斯也指出,摄影术这种视觉本位的传播是垄断性的,具有强大的框架设置、议程设置的权力,事实上并非“眼见为实”,这种传播手段创新造就了更加逼真的效果,同时也会带来更加难于纠正的偏见和误解。

(2)隐私保护
5G将促进智能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并将数据搜集与挖掘深入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这就再次引发了学界、业界关于智能媒体可能侵犯受众隐私问题的担忧。在新闻推荐算法不断在实践中应用之时,学界、业界已经就受众隐私的内涵与边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且在实践中成功催生了欧盟等一批组织出台相关隐私条例,以限制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无限制地抓取受众信息,并从中变现牟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5G时代,智能媒体的信息采集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并将从线上虚拟世界直接渗透进现实空间中,如果说以前受众的线上信息痕迹是否属于隐私还尚可被争论,那借由摄像头、无人机等设备从现实世界中采集的场景数据、个人数据等等则完全属于法理意义上的个人隐私,这会更大地引起全社会对隐私的争议。因此,我们现在亟需对于隐私权有一个的新时代的明确界定,包括其法理内涵、伦理内涵等等,并在全社会进行广泛传播,促使人们正确看待信息使用、正确防范信息滥用,这是促进5G与智能媒体协作、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

(3)技术集权
5G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基础网络技术,其发展将带动信息社会上下游的一大技术共融发展,这固然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血液,但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业态造成了巨大冲击。整体看,近年来,新闻媒体所使用的各型媒介技术,绝大部分都不是新闻媒体自己研发或创造的,也就是说,新闻媒体始终是这些技术亦步亦趋的“学习者”和“使用者”,而非“创造者”和“引领者”,这就导致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权力的天平正逐步从“媒体”转向了各大“技术公司”,掌握技术的人逐步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决定者和主导者,这在5G时代将会体现地更为明显。一方面,技术公司将进一步撼动甚至颠覆传统媒体的现有地位,对其营收、受众等各方面构成直接压力,同时,也会影响传统媒体自身的布局、发展,倒逼其耗费更大的资源在应用新技术上,对其内部结构、人员培训等各方面造成间接压力。作为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领域,新闻传播不能被技术逻辑所主导。技术的逻辑永远是更新更好的新技术,而新闻传播却兼顾着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二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之下会形成对立和冲突,如何处理好二者的矛盾,需要新闻传播业界付出更艰辛的探索努力。

(4)信息管理
与以往的信息传递相比,5G推动了信息传递进一步移动化、高速化、高效化、即时化、海量化,而其与AI、物联网等机制的联动发展,又使传播的主体、客体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如果说以往的传播主体、客体可能仅仅是一台台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以及控制它的受众,现在,社会上的各种物品都成为了信息的终端,这些都导致移动互联网上的流量、信息前所未有地增多,自然也对信息的基础设施、安全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看,在硬件层面,人们被迫需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满足信息爆炸时代的硬件需要,特别是5G作为移动网络,其建设、维护等各方面都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注重多角度、多方面信息的安全管理,提升安全信息控制水平,一方面要推动立法释法,避免5G对于公众隐私权的侵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海量信息、有害信息的管理、甄别,用好各类新技术、新手段,特别是要针对视频媒介、物联网等机制要预研、设计更全面、有效的信息控制机制,以充分发挥5G技术的正面作用,提升新闻传播业的良性发展。

(5)网络安全
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的突破,加快了人类社会传输和处理数据的速度。随着用户与设备的接触和连接越来越频繁,人类传播进入了物联网时代。根据高德纳咨询公司的报告,物联网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目前全球有近50亿物件实现了互联。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市场容量将高达2.2万亿美元。   

物联网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进步、效率和机遇并存的智媒时代。但与此同时,物联网“万物互联”的这种属性,也易使网络攻击具有前所未有的“连锁效应”,呈现出“愈连接愈脆弱”的特征。维护5G时代的网络安全需要彻底打破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思维定势,从设备、数据、算法、网络连接、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全面保障。制定统一标准是强化安全保障的前提。为此,IBM首席技术官兼哈佛大学研究员布鲁斯·施奈尔(Bruce Schneier)提出了制定标准时应当考量的十项原则:透明化的数据管理、可修补的软件、产品前期测试、允许用户调整默认安全操作、可预见和可防范的系统故障、使用标准化的协议和规则、避免已知的漏洞、维持离线功能、加密和认证数据、政府和企业应资助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研究项目,等等。上述十项原则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可以预期,5G技术的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自由和便利,同时也导致了前所未见的风险和挑战,甚至可能掀起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乃至于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随着5G技术的日益普及,物联网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确保物联网能够成为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器”,而不会变异为“点击杀死所有人”的“凶器”,这是5G时代摆在政府、企业和公众面前的一道迫在眉睫的课题,需要我们携手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