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台台长阎晓明:新型广播的融合实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中国广播云平台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探索建设新型广播的有效途径,在融合重点项目上获得了突破,提升了整体质量,增强了传播实力。

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从理念到实践都进入一个新阶段,要解决的已不仅仅是新与旧的关系,而是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内外部各相关层面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其说这是面向外部的融合,不如说是立足自身的转型。

 

资源整合:提高传播新形态下的广播生产力

    融合转型最重要的是对资源要素的整合、重构,把最具活力的资源要素重新组合、配置,形成新的流程,产生新的效能。

按照“全媒体融合、平台化生产”的基本方向,近年来,中央电台从三个层面进行了整合:

1.生产流程平台化

    按照中央厨房的理念,汇聚相关资源要素细化分工,逐步实现前端采集共享、中端编辑加工指挥调度、后端发布呈现,形成“一个领导班子、一个指挥系统、一个采编队伍”的平台化大生产新格局,使节目体系、制播体系、传播体系互联互通,相对集中于一个平台,形成一体化流程。这种平台化生产模式有利于资源效能的最大化,有利于沟通效率的最大化,也有利于创意效果的最优化。

    为此,2016年,在全台层面成立了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通过领导决策、指挥协作、执行落实三个层面发挥优势,推进融合发展。同时,实行每日编务会制度,由台级领导轮流值班,形成全台会商平台,实现六项功能:传达精神、共享资源、审核节目、指挥采访、评价报道、讨论选题,以此作为全媒体指挥机构。目前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媒体采编中心,统筹全台新闻生产,整合全台新闻资源,实现全媒体形态、全天候生产的一体化采编管理。

    2.传播渠道全能化

2016年继续全面推动多终端融合传播体系建设,传统广播频率和央广网、央广新闻、中国广播等新媒体渠道及微信、微博全面布局,互联互通,形成了中央电台立体化、全能化传播渠道。重要新闻信息在任何一个发布平台上都有呈现,受众只要打开其中一个平台就能看到所有信息。对央广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国家应急广播网四个网站的发布系统也进行了技术整合,由央广新媒体公司统筹管理运行,实现了规模效应。地方记者站与央广网地方频道整合以后,加强了前端采集共享,通过旗下遍布全国的记者站、网站地方频道,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布。对制作公司进行整合,提升广播节目制作能力,逐步形成民族广播节目译制、文艺节目、网络音视频节目制作等板块,实现台内作品委托制作机制。

    3.生产布局合理化

    2016年中央电台通过了《关于全台广播频率资源整合的意见》,目前正在推动全台17套广播频率资源的重组。整合的指导思想是主流频率做大做强、专业频率做专做精、对象频率做出特色。一些投入产出不匹配、影响力小的频率撤并或转型,重播优质内容。

 

技术创新:云平台支撑全媒体传播体系

    中国广播云平台作为发稿平台和节目输出平台,已成为推进媒体融合与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

首先,它能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平台发送,文字、音响、图片乃至视频可以集成呈现;

其次,在确保版权保护的前提下,将集纳独家新闻、重点评论,发挥声音优势、民族特点、台港澳特色,向商业网站、手机平台、媒体用户、企事业用户等供稿。

    再次,以此为基础,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建立统一的节目及版权交换平台。在中国广播云平台上搭建云采编系统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体化作战的全媒体采编平台,契合中央厨房运行的采编需求,目前我们已投入全面应用。   

    截至2016年12月,云采编系统公共开放账号2300余个、接入地方电台61个。不仅带动了中央电台整体变革,也将拉动整个广播界的转型变革。建成集音频、视频、音频自动文字转换为一体,具备向各平台传输信息功能的融合演播室。

 

内容为王:新型广播需要新型产品

    建设新型广播,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不断奉献优质的全媒体新型广播产品。新型广播产品要能代表新的生产能力、新的核心竞争力。它应具有如下特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趋势,代表主流价值观,体现广播未来竞争力,具有成长性,符合市场新需求,具有在新媒体广泛传播的价值。

为了提升广播传播的内容层次,改变广播的内容气质,中央电台充分挖掘声音的表现潜力,按照保持“快”的优势,体现“精”的气质理念,抓深度,抓品质,创新内容与形式,涌现出不少独树一帜的好作品。

 1.充分挖掘声音的想象空间

    体裁上也尝试兼容百家,大胆采用纪录片、广播剧等形式来表现新闻内容。比如《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遇见海昏侯》,表现长征的《生死关头》等。把非新闻类别的采制理念和手法引入新闻生产,可以重塑比较优势,使广播新闻产品更丰富、更温暖、更有感染力。这样全面采用艺术类的样式、手法制作广播新闻节目,也是第一次。

 

    2.充分利用声音的表现力

    网络时代音频生产已不一定为广播所专享,但广播无疑仍应做声音领域的领军者。尤其是国家电台,要把声音放到一个更高的战略层面去认识,引领播音风尚,形成声音标记,让声音真正形成广播的“专业特质”。中央电台最近推出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报道《抓中心 听亮点》就是一组专属于广播的声音作品。这组报道运用各种声音和各类组合手法,表现经济建设的成就和亮点。由于全方位调动声音元素进行空间化处理,改变了广播线性结构,展现出分镜头式的空间感和画面感,反映出广播充分调动声音元素的无限可能和广阔空间。   

2016年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同样突出声音特色,用声音全景式地表现这一年“国家声音”“我家声音”“我台声音”“我们的声音”。这个节目因其鲜明的“中国声音”“中国特色”获得了2016年亚广联奖创新节目类大奖。中央电台还和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共建“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工程,由中央电台著名播音员为中小学生录制示范诵读作品,这将真正意义上实现让全中国的孩子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长大。

3.充分发挥评论思想深度的优势

    互联网环境下,所有的媒体,所有的生产,所有的内容,事实上都被置于一个平台流通分享。相对优势削弱,绝对优势也被改写。提高标准、做优做精、追求深度、追求品质因此变得迫切起来。深度将成为品质的重要因素,品质的提升是事关媒体传播力、竞争力甚至生死存废的大问题。

    2016年,中央电台出台了加强广播评论的规定,大力倡导评论并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央广评论”“央广评论员文章”“央广时评”“央广经济评论”等各种体裁的评论,已经成为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频率的常态内容,也促使思想与观点渗透到新闻的日常传播中,播报新闻之后随时跟进“编辑点评”“专家点评”,同时全媒体传播。以此为开端,广播新闻内容正在逐渐增加厚度和重量,“深度”正在成为中央电台的专业需求。

 

统分结合:激发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根据广播的生产特点,中央电台在融合发展中强调统分结合、分层生产。主体新闻生产实现平台化、协同化的物理融合,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探索适合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专题生产、对象性生产继续保持传统,做足特色,做精产品。对于各中心(频率)甚至个人,充分放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保持各级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创新活力,鼓励他们强化精品生产,不断推出台网一体化的特色全媒体产品。

    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与央广网通过机制、技术双轮驱动,一手推广播重点内容形式创新,一手推新媒体独家策划在广播频率同步播出。以“多语言报道”“音频报道”为特色,在频率与网站的一体化作战中形成微博微信、海外社交媒体、客户端多渠道发布,构建“广播+新媒体”新闻产品矩阵。《随习主席出访》系列报道,以记者视角品读外交战略。一年来,《习声回响》集纳习近平讲话原声100余期,配以精华点评,好听易读易传播。

    经济之声以“节目社群化、听众用户化”为理念,推出多档整合社会资源制作的专栏节目,比如《相约北京2019》《花之声》,为开发多元生产模式与营销模式做了有益探索。

    鼓励各中心(频率)建立适合本中心的全媒体传播运行机制。中国之声建立了全媒体策划、采编、播出、推广、考核运行机制,实施全中心整体转型发展;经济之声重点推进中心厨房,使新媒体产品融合互通,提升了全媒体传播价值;民族节目中心建立了跨部门的媒体融合实施小组,实现了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融合传播。

    鼓励机构中的个人办栏目、做产品,发挥机构内个体生产的作用。依据“栏目产品化、产品个性化”的理念,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一批个性化栏目,都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显示出良好的市场价值。

    两年来,中央电台在融合重点项目上获得了突破,整体传播质量提升了,传播实力增强了。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等四个频率在融合传播力方面位列行业前十。2016年在整个行业广告下行的环境下,中央电台继续保持全国广播广告收入规模第一,并继续实现同比增长。